首页 资讯 正文

在山水洲城邂逅“文明之美”

体育正文 134 0

在山水洲城邂逅“文明之美”

在山水洲城邂逅“文明之美”

长沙晚报全媒体(méitǐ)记者 刘俊 文明(wénmíng),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,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,更是(gèngshì)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内在向往。 在长沙,湘江两岸让你感受“星城(xīngchéng)绿”“长沙蓝”,历史老街摇身一变成为潮流打卡(dǎkǎ)地,接地气的菜市场走起“小(xiǎo)清新”风,移风易俗(yífēngyìsú)观念深入人心,新时代文明实践蓬勃兴起,一次次“平凡之善”是市民游客共同的温暖记忆,更让全球网友为长沙喝彩点赞、心向往之…… 近年来,长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(zhōngguó)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,持续推动“两个文明”协调发展,扎实(zhāshí)推进全域(quányù)、全员、全面、全程创建,以美好而温暖的文明力量,建设更(gèng)有温度、更有质感、更有内涵的幸福之城。 一群人带来的城市温暖(wēnnuǎn) “大鹏之动,非一羽之轻也;骐骥之速,非一足之力也。”城市的核心是(shì)人,一座城市的文明(wénmíng)高度在于每个人的文明程度。 长沙人的文明(wénmíng)体现在勇敢上。 5月15日下午4时(shí)左右,在烈士公园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。一名男子落入(luòrù)湖水中(zhōng),情况危急,烈士公园的工作人员曹鹏、岳燕军和保安皮金华来不及脱下身上的衣物(yīwù)和鞋子(xiézi),毫不犹豫纵身跃入湖中。由于落水者身材高大、体重较重,三人咬紧牙关将落水者托起,使其头部始终保持在水面之上。 岸上的人也没闲着,他们一边引导着湖中的人靠近落水者,一边把救生圈丢到湖中,同时将救援(jiùyuán)竿甩到湖面上。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,落水者被成功(chénggōng)救上岸(shàngàn),整个救援过程只花了几分钟时间。 突发事件虽是偶然(ǒurán),但群体的挺身而出并非偶然,而是(érshì)长沙城市文明发展的生动体现。 长沙人的文明还(hái)体现在温暖里。 今年,视障人士、知名博主(bózhǔ)赵秋宝开启“行走中国”之旅,4月底他(tā)来到长沙。他在长沙地铁乘车、换乘、出站,受到(shòudào)地铁工作人员(gōngzuòrényuán)的“贴心保护”;橘子洲景区(jǐngqū)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带着他游玩,在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游客的帮助下,宝哥和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合影、吹着江边的微风、听到了游轮(yóulún)的汽笛声,他在视频中兴奋地向网友介绍:“我的背后是岳麓山(yuèlùshān)和湘江,带你们感受‘山水洲城’——岳麓山、湘江水、橘子洲、长沙城。” 一路被温暖包围的宝哥说:“橘子洲是(shì)长沙的名片,也是这座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缩影(suōyǐng)。这次长沙之旅,我感受(gǎnshòu)到了山水洲城的‘无碍’与有爱。” 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(hǎilǐ)才永不干涸。长沙持续深入开展“我推荐、我评议身边好人”、道德(dàodé)(dàodé)模范推评(tuīpíng)和新时代“雷锋传人·长沙榜样”选树等活动,通过先进典型推荐、选树、巡演、宣传、帮扶的长效机制,持续释放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,营造出“学习雷锋、争当典范、关爱好人、争做好事(hǎoshì)”的生动局面。截至(jiézhì)目前,长沙先后涌现全国(quánguó)道德模范5人、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3人、湖南省道德模范29人、长沙市道德模范106人,入选(rùxuǎn)“中国好人”199人(组)、“湖南好人”418人(组)、“长沙好人”1465人(组)。 一批阵地带来的(de)公益服务 如果你追星追上马栏山(lánshān),需要导游、求助、问询(wènxún),不妨认准“芒盒(mánghé)”——4月23日,一个橙色“芒盒”现身三一大道芒果城片区入口,意味着芒果城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式成立。 芒果城(chéng)片区处于湖南(húnán)广电核心区,拥有(yōngyǒu)世界之窗、海底(hǎidǐ)世界、湖南国际会展中心、七彩盒子节目生产基地等旅游景点和活动场所(huódòngchǎngsuǒ),是代表长沙形象的文旅窗口。芒果城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为粉丝、游客、市民提供纳凉休息、充电饮水、导游导购、民俗文创IP体验等一系列公益服务,4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常驻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。 2024年11月,长沙启动“文明(wénmíng)实践(shíjiàn)+”系列新阵地培育行动,推动各区县(市)文明实践中心按照“文明实践+”模式,整合休闲广场、主题街区(jiēqū)、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资源,打造一批文明实践综合体、街区、基地、带(dài),服务了群众关切,推动了文明城市建设。 科大佳园社区(shèqū)把(bǎ)109家沿街门店打造成“双拥联盟门店”,让“国防绿”专享礼遇;为特定人群提供“免费领”、为社区居民提供“优惠卖(mài)”服务,井巷社区雷锋超市让“烟火气”更具(gèngjù)文明范;群众点单、实践所派单、志愿队接单、群众评单,大泽湖街道的志愿服务队将服务送到千家万户(qiānjiāwànhù)…… 在长沙,“文明实践+”系列新(xīn)阵地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涵。据统计,去年以来,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参与人数达180万人次,真正(zhēnzhèng)实现群众在哪里、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(yánshēn)到哪里。 一种(yīzhǒng)风尚带来的生活幸福 家风,是一个家庭的(de)精神图腾,亦是一个社会的价值镜像。 4月15日,2025年湖湘好(hǎo)家风(jiāfēng)(jiāfēng)故事分享会(长沙专场)举行,湖南发布“湖湘好家风好家教”打卡地图,集中展示湖湘大地29个(gè)优秀家风文化场馆,长沙汇总整理(zhěnglǐ)了36个“家庭家教家风”故事,结合AI等先进技术,绘制推出“十步芳草 家风传承”实践地图、儿童绘本等一系列创新作品。现场,长沙市新时代好少年刘雅彤、刘静远(liújìngyuǎn)家庭分享了家风家训引导自己健康成长的动人故事。 近年来,长沙以家风(jiāfēng)涵养党风政风(zhèngfēng)社风,持续在厚植家庭文明、夯实(hāngshí)家庭教育、传承优良家风等方面下功夫。截至目前(mùqián),长沙共推评全国文明家庭4户、湖南省文明家庭34户、长沙市文明家庭485户。长沙广泛开展“扣好人(rén)生第一粒扣子”等思想道德(sīxiǎngdàodé)实践活动,厚植未成年人“成长沃土”,截至目前,长沙共培育出全国“新时代好少年”5人、湖南省“新时代好少年”43人、长沙市“新时代好少年”355人(组),推评全国文明校园(xiàoyuán)16所、湖南省文明(标兵(biāobīng))校园42所、长沙市文明(标兵)校园491所。 “余事不办喽新风尚(xīnfēngshàng)(xīnfēngshàng),心中有爱情意长……”这是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龙唐村的村歌《和美龙(měilóng)唐我的家》,歌词里“余事不办”的新风尚,正是龙唐村积极推进移风易俗的生动写照。 几年前,这里还是(háishì)另一番景象:婚丧嫁娶动辄大摆宴席,生日、升学、乔迁等“余事(yúshì)”也跟风操办,不少家庭一年的人情支出超过(chāoguò)收入的三分之一。 2021年,龙唐村启动移风易俗、树立文明乡风的相关工作——修订村规民约,将提倡婚事新办、丧事(sāngshì)简办、简化人情(rénqíng)往来等内容写入(xiěrù)条款;成立红白(hóngbái)(hóngbái)理事会,制定《红白理事会章程》《移风易俗奖惩办法》,明确宴席规模、礼金标准、办理时限等硬性规定;组织村干部及村民群众签订《移风易俗承诺书》,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(gōngshì),接受全村监督。 如今,每年龙唐村红白喜事仅30余场,全年减少余事操办200余场,每户每年平均节省礼金2万元左右。这些“省下来的钱”,有(yǒu)的被(bèi)村民用于(yòngyú)发展产业,有的被投入子女教育,有的被用于改善生活品质(shēnghuópǐnzhì)。村民的“钱袋子”更鼓了,幸福感更足了。 从“人情账”到“文明风”,乡村振兴既需外在风貌的焕然一新,更离不开内在精神的坚实塑造,龙唐村的蜕变(tuìbiàn)是长沙推进移风易俗的一个(yígè)缩影。这场始于“破(pò)”、成于“立”的改革,不仅让村民卸下了(le)沉重的负担,更重塑了乡村文明的精神内核。截至(jiézhì)目前,长沙共推评各级文明(标兵)单位2099家、文明村镇(市级以上)644个。 从山到水、从城到人,1000多万长沙市民用微小且暖心的故事,凝聚文明(wénmíng)合力,点亮文明之光(zhīguāng);长沙这座城市的脉动,与文明建设的步伐同频(tóngpín)共振,让文明抬眸可见,让幸福触手可及。
在山水洲城邂逅“文明之美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