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让教育课堂“重返硝烟战场”

体育正文 228 0

让教育课堂“重返硝烟战场”

让教育课堂“重返硝烟战场”

聚焦“铸牢政治忠诚、打好攻坚之战”深化(shēnhuà)教育实践活动(huódòng)开展以来,北部战区(zhànqū)陆军(lùjūn)参谋部某部坚持创新教育方式、优化教育手段,灵活开展现地教学、情景教学、案例教学,多措并举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。 5月的(de)岱(dài)崮山,青松苍翠、绿草如茵。革命烈士纪念碑(jìniànbēi)前,官兵们整齐列队。4名礼兵抬着花篮缓步向前,将(jiāng)花篮敬放在纪念碑前。在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吕(lǚ)祖庙烈士陵园内,讨吴(tǎowú)战役、李家宅子战役和南北岱崮战役中牺牲的77名革命烈士长眠于此。该部所属连队“英勇顽强岱崮连”的两名烈士白涛河、何登云也安葬在这里。官兵们擦拭墓碑、敬献菊花,向革命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。 “小时候,爷爷经常给我(wǒ)讲当年岱(dài)崮连(lián)的战士们在这里英勇战斗(zhàndòu)的事迹,那些故事在我心中种下了参军入伍的种子。”这次祭扫活动中,参加仪式的该连战士王龙是岱崮本地人,从小就听着岱崮保卫战的故事长大。 怀揣着对先辈的敬仰(jìngyǎng)和对军旅生涯的向往,王龙参军入伍,随后被分配(fēnpèi)到“英勇(yīngyǒng)顽强岱崮连(lián)”。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,王龙感慨万千:“以前听故事的时候,只是觉得先辈们很伟大。当自己穿上这身军装,成为(chéngwéi)岱崮连的一员,再回到这里,才真正体会到这份荣誉背后的重量。” 去年,王龙所在连队代表单位(dānwèi)参加战区(zhànqū)陆军军事训练检查考核,全体官兵刻苦训练,用“对党忠诚、恪尽职守、英勇顽强、勇争(yǒngzhēng)第一”的岱崮精神攻坚克难,在最终的考核中斩获佳绩。400米障碍课目(kèmù)考核在几十家同类型单位中取得第一,3人荣立三等功(sānděnggōng),8人被记嘉奖。 “顺我(wǒ)手指方向望去,远方高山为北岱(dài)崮(gù),向右延伸一臂为南岱崮,两座崮山遥相呼应,互成掎角之势。”官兵们徒步来到英凯亭,两座造型(zàoxíng)独特的高山映入眼帘。“英勇顽强岱崮连”第38任指导员刘凯(liúkǎi)结合地形图和现地,为官兵讲述第二次岱崮保卫战的战斗部署和战斗经过。 活动过程中,官兵(guānbīng)们重爬(zhòngpá)南岱崮(gù)山,按照战斗编组进行现地推演。78年前,著名的第二次岱崮保卫战就在这里打响,“英勇顽强(wánqiáng)岱崮连”107名官兵在南北岱崮、卢崮山顽强坚守42天,毙敌250余名,打退敌军百余次(bǎiyúcì)进攻,胜利完成守崮任务。战后,该连72人荣立战功,被鲁中军区(jūnqū)授予“第二岱崮连”荣誉称号,获赠“英勇顽强岱崮连”锦旗1面。 荣誉(róngyù)的(de)取得离不开官兵们精湛的技战术水平和视死如归的决心,更离不开岱(dài)崮人民的默默支持。岱崮镇地处临沂市蒙阴县,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,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,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,是革命战争(gémìngzhànzhēng)年代我党重要的革命根据地。 1947年,岱崮阵地附近的茶局峪村民兵连指导员曹尚法,在(zài)第二次岱崮保卫战(bǎowèizhàn)过程中主动发动群众筹集粮食,冒着生命危险将700多斤粮食送到崮山,帮助连队官兵(guānbīng)渡过艰苦难关,自此连队和岱崮人民结下了深厚(shēnhòu)情谊。 “看到你们(nǐmen),就像看到了当年(dāngnián)的(de)英雄们。希望你们能把岱崮连的精神传承下去,让后人永远记住这段历史。”官兵代表走进了曹尚法的儿子曹桂先家中,老人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当年村民(cūnmín)们节衣缩食,突破重重封锁(fēngsuǒ),为官兵们送去军粮的故事。在离开曹桂先家之际,老人拿出一枚珍藏了半个世纪刻有“曹尚法印”的印章,将它捐献(juānxiàn)给“英勇顽强岱崮连”荣誉室。 “此次(cǐcì)重返岱崮战斗(zhàndòu)旧址,是一次寻根之旅,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。”刘凯介绍,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连队的思想政治建设,让(ràng)“英勇顽强岱崮连”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。 深化(shēnhuà)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,该部结合驻地红色资源优势和所属单位经典战例、英模人物,创新(chuàngxīn)构建“济南战役纪念馆-岱崮战斗旧址-孔繁森纪念馆”三地贯通的红色场馆遗址教育模式,紧贴单位使命任务打造“忠诚、胜战、奉献(fèngxiàn)”为主题的现地教育实践课堂(kètáng)。 据了解,在组织教育课堂“走出去”的(de)同时,他们(tāmen)还采取军地一体、联动施教(shījiào)的模式把优质教学资源“引进来”。2024年,他们邀请聊城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的“编外教员”前来布展授课,军地教员共同讲述“人民(rénmín)的好公仆”孔繁森同志服役和3次进藏的经历,引发官兵热烈反响。在孔繁森精神的激励下,广大官兵视人民为父母、把驻地当故乡,在执勤(zhíqín)和休假期间(qījiān),该部官兵多次救助地方(dìfāng)群众,受到一致好评,收到锦旗、感谢信10余件。 教育实践(shíjiàn)活动,关键在教育,核心(héxīn)在实践。教育课堂由室内走向室外,强军实践由课上走向了课下。去年该部聚力练兵备战成效显著,被战区陆军评为(píngwèi)练兵备战先进单位。 姬忠磊 陈亮 李月成 来源:中国青年报(zhōngguóqīngniánbào) 2025年(nián)05月22日 05版 (来源:中国青年报(zhōngguóqīngniánbào))
让教育课堂“重返硝烟战场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